3毫克就能致死,云南有人就爱吃!官方发布中毒风险提示
天气转凉,云南很多市民群众有冬季食用草乌、附子的习惯,此前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一男子就自行煮食附子吃了3次中毒3次真犟啊!云南男子吃东西险丧命,然后他又试了两次……
草乌、附子等是毒性中药材不是食品,更不是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乌头碱对人体毒性极强,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中毒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0月12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预警通告。
预防乌头类物质中毒预警通告
近期,云南省多地报告乌头类物质中毒事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中毒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发布以下预警通告:
一、不加工、食用和邀约他人食用草乌、附子等乌头类物质及制品(包括自制泡酒),以防中毒。
二、确因病情需要服用此类药物,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服用。
三、若不慎食用草乌、附子等乌头类物质及其制品后,出现口舌麻木、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催吐,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特此通告。
昆明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也发布了关于预防食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中毒的风险提示
近期天气转凉,昆明市部分地区群众有冬季食用草乌、附子的习惯,但草乌、附子等是毒性中药材,不是食品,更不是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乌头碱对人体毒性极强,0.2毫克的乌头碱就能让人中毒,3毫克就能致人死亡,炖煮等普通加工方式无法完全破坏其毒性。为加强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中毒防控宣传教育,避免食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中毒事件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发布风险提示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邀约他人加工、食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造成中毒事件发生的,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二、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农(集)贸市场非法销售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和制售膳食、泡酒。任何餐饮服务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经营以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包括自制的泡酒),一经发现,依法严厉进行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养老机构食堂、医院食堂、婚丧嫁娶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食用以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四、家庭自制的含有草乌等毒性中药材的外用药酒,应当标识清楚并妥善贮存,防止误饮误食导致中毒的情况发生。
五、误食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及其制品后,如出现口舌麻木、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应当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或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六、如因疾病确需服用,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购买经科学炮制的草乌、附子,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相关资讯
-
长期锻炼促进腹部脂肪“更健康”
据新一期《自然·代谢》杂志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团队研究显示,肥胖者如果长期坚持锻炼,与那些不常锻炼的肥胖者相比,其腹部组织能更有效地储存脂肪。也就是说,腹部脂肪“更健康”。
-
为何你一到秋天就反复感冒?好好吃饭才能提高免疫力
开学季,又有很多孩子发烧感冒。在感冒等疾病的传播中,为什么有些人容易中招,而有些人不容易?为什么得了病有些人会很快康复,而有些人要持续很长时间?
-
学校营养教育有助于改善学龄儿童营养素养和饮食行为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是针对6—18周岁的未成年人修订的,学龄期的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求比成年人相对较高,因此,充足的营养供应无论是对智力还是体格发展都至关重要。”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介绍,学龄期是他们行为和生活方式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健康行为和良好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意义重大。
-
夏秋之交应注意少食生冷
夏秋交替季节变更,孩子很容易生病,生活中注意什么可有效减少孩子生病?
-
这8件事 可把胃给坑惨了!
秋冬季节,气温的骤降不仅让人体感受到寒意,也悄然间给胃肠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腹胀、腹痛、嗳气、消化不良……这些症状似乎在提醒我们,是时候关注并呵护好我们的胃了。胃,这个我们日常饮食的“中转站”,其实有着它自己的“小情绪”和“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