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如何食补养生
秋季气候日渐干燥,温度也不断下降。秋季应当如何食补养生?饮食要注意哪些方面?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易出现咽干、口燥、皮肤干燥等症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魏帼说,中医养生讲究顺应自然,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重点在于养肺润燥、调理脾胃,适当增加一些清润性质和入肺经的食物可以帮助预防“秋燥”,养护肺脏。例如,可多食用白萝卜、大部分绿色蔬菜、水果以及菱角、薏苡仁等具有凉润特性的食物。具体如何选用,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及外界气候的寒热情况而定。
专家表示,在使用食补的方法进行秋季养生之前,还需要调理脾胃。只有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才能保证吃进去的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吸收。
如何兼顾调理脾胃和预防秋燥?魏帼表示,不能只关注吃什么,还要关注怎么吃。首先,要少量多次进食。利用口腔牙齿的咀嚼功能,细嚼慢咽,能够减轻胃肠的消化负担。其次,要选择合理的烹调方式,最大限度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大多数食物经过蒸煮后,会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急火快炒蔬菜可能更符合大部分人群的饮食习惯,牙口不好或者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可以将蔬菜切碎一些,更有利于消化吸收。
秋季食补应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饮食的平衡和多样性,让身体在这个季节里得到充分的滋养和调养。
相关资讯
-
张倩:吃动平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近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和《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相继发布,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从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等方面科学施策。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健康所研究员张倩介绍,近年来,学龄儿童超重肥胖问题越来越普遍,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率已达到19%。
-
2024年第二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7%
今年7—8月,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2024年第二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抽检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4大类产品7523批次样品,涉及104个品种和130项参数,总体合格率97.7%。
-
它被称为“水果皇帝”,糖尿病人也能吃
有人称,莲雾是“注了水的铃铛”,脆甜多汁、爽口润喉。它在南方较为常见,北方人吃得较少。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莲雾,更好地了解一下这种热带水果的营养价值到底如何。
-
夏秋之交应注意少食生冷
夏秋交替季节变更,孩子很容易生病,生活中注意什么可有效减少孩子生病?
-
秋季食疗止咳
入秋后,天气干燥、昼夜温差增大,不少人都会出现咳嗽。秋季止咳,可以进行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