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毫克就能致死,云南有人就爱吃!官方发布中毒风险提示
天气转凉,云南很多市民群众有冬季食用草乌、附子的习惯,此前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一男子就自行煮食附子吃了3次中毒3次真犟啊!云南男子吃东西险丧命,然后他又试了两次……
草乌、附子等是毒性中药材不是食品,更不是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乌头碱对人体毒性极强,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中毒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0月12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预警通告。
预防乌头类物质中毒预警通告
近期,云南省多地报告乌头类物质中毒事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中毒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发布以下预警通告:
一、不加工、食用和邀约他人食用草乌、附子等乌头类物质及制品(包括自制泡酒),以防中毒。
二、确因病情需要服用此类药物,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服用。
三、若不慎食用草乌、附子等乌头类物质及其制品后,出现口舌麻木、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催吐,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特此通告。
昆明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也发布了关于预防食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中毒的风险提示
近期天气转凉,昆明市部分地区群众有冬季食用草乌、附子的习惯,但草乌、附子等是毒性中药材,不是食品,更不是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乌头碱对人体毒性极强,0.2毫克的乌头碱就能让人中毒,3毫克就能致人死亡,炖煮等普通加工方式无法完全破坏其毒性。为加强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中毒防控宣传教育,避免食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中毒事件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发布风险提示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邀约他人加工、食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造成中毒事件发生的,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二、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农(集)贸市场非法销售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和制售膳食、泡酒。任何餐饮服务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经营以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包括自制的泡酒),一经发现,依法严厉进行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养老机构食堂、医院食堂、婚丧嫁娶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食用以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四、家庭自制的含有草乌等毒性中药材的外用药酒,应当标识清楚并妥善贮存,防止误饮误食导致中毒的情况发生。
五、误食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及其制品后,如出现口舌麻木、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应当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或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六、如因疾病确需服用,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购买经科学炮制的草乌、附子,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相关资讯
-
盛晓阳:生命早期一千天的喂养影响一生健康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适用于满6月龄至2周岁的婴幼儿,7~24月龄婴幼儿处于生命早期1000天健康机遇窗口的第三阶段,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系到婴幼儿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长期的健康。”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新华医院主任医师盛晓阳介绍,《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制订了六条婴幼儿喂养指导准则,包括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期必须添加辅食;重视动物性食物添加;尽量少加糖、盐,油脂适当,保持食物原味;提倡回应式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
越吃血糖越高?当心这几种“伪粗粮”!
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的观念深入人心,餐桌上粗粮的“出镜率”也在不断提高。
-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拟微球藻油等“三新食品”的公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10月10日发布《关于拟微球藻油等12种“三新食品”的公告》,相关内容如下:
-
“小柴胡汤” 能治哪些病
今冬,各种呼吸道感染“扎堆”,小柴胡汤作为治疗外感病的中药古方火了起来。
-
8人被判刑!网红减肥药有毒别乱吃!
“只要空腹吃上一粒,就能燃脂瘦身”。不知道大家平时上网时是否看到过这样的“小广告”,近年来,一些电商平台出现了所谓的“网红减肥胶囊”,这样的减肥食品真的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