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出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
在后厨忙着炸薯条、炸鸡块的将不一定是真人厨师,而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大厨。近日,北京市发出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具有感知和学习能力的智能机器人也能够进入餐饮市场为消费者做饭了。
9月12日,新型人工智能创新企业享刻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领取到了北京市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所谓“具身智能”,主要指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机器人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夏萍萍介绍,企业获批许可并依法报告后,具身机器人系统就具备了开展经营活动的资格,可以在全市的经营场所落地经营。这也就意味着,具身智能这一AI领域的领先技术有望进入餐饮市场。
“来,尝尝在后厨忙着炸薯条、炸鸡块的将不一定是真人厨师,而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大厨。近日,北京市发出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具有感知和学习能力的智能机器人也能够进入餐饮市场为消费者做饭了。大厨做的饭。”享刻智能公司创始人兼CEO陈震带记者近距离接触刚刚“持证上岗”的智能机器人大厨。在电子显示屏上选择“薯条”选项后,再轻击下单按钮,炸锅前的智能机器人大厨立刻被“唤醒”。只见它伸手抄起一个金属炸篮,顺畅滑动到落料口处,自动称重好的冷冻薯条随之落入篮内。预热油锅、炸制薯条、控温沥油……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在油锅前忙活着。看着热油中翻滚的薯条逐渐变成金黄色,机器人麻利地将炸熟的薯条从油锅中一把捞出。两分多钟,一盘薯条便从出餐口的传送带上送出来,外酥里嫩、味道可口。
陈震表示,这款机器人大厨可以主动判断食材、自主控制烹饪时间及食品风味口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解锁”新菜单,还能根据当前工作环境判断和上报安全风险隐患。第一代智能机器人大厨已在东升国际科学园率先上岗,迭代升级的机器人将陆续试点进驻五道口人工智能体验街区、首享科技大厦等地;今年底还将在肯德基完成万店规模的落地测试。
机器人大厨如何监管?为了填补AI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监管空白,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制定了首个《餐饮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系统安全要求及卫生规范》和《餐饮服务智能机器人系统食品安全监管要点》,确保机器人大厨安全上岗。“我们总结了47项监管项目,例如机器人是否定期消毒维护、运行是否顺畅、直接接触食品的零件是否不易脱落且易于清洗更换等,这些都是检查要点。”夏萍萍说。
相关资讯
-
2023年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
健康老年人 healthy older adults 指60周岁及以上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的老年人,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都趋于相互协调与和谐 状态。其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明显的功能异常,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 的范围内,营养状况良好;认知功能基本正常,乐观积极,自我满意,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保持良 好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等。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31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国家食盐储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和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9月24日公示国家食盐储备管理办法,相关内容如下:
-
事关食品用香料等19项标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开征求意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10月8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料通则>等1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
《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项备案工作指南》发布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10月9日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项备案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工作指南》),进一步规范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标签等事项的备案工作,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产品从原辅料入厂至终产品出厂可监控、可追溯。